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1日电 (卜昭俊)在第18个“世界巡护员日”之际,由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长江江豚保护区巡护能力培训鱀巡护装备捐赠仪式”3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 |
“巡护员是生态安全的基石。”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武汉区域项目主任张新桥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直接关系到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的存续。
目前,湖北省内天鹅洲、新螺段等自然保护区已形成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与公众教育的立体化保护网络,江豚巡护员常年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湿地,推进巡护向专业化、主流化方向发展。
活动聚焦巡护员能力提升,设置了政策解读与技术实操两大板块。湖北省林科院自然保护地研究所所长崔鸿侠详细剖析了相关政策法规,强调“依法保护”对巡护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则通过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长江江豚受伤搁浅后的急救流程、数据记录及后续跟踪方法,为巡护员提供了科学救护指南。
野外急救培训将活动推向高潮。专业教官通过模拟中暑、外伤、溺水等场景,演示了心肺复苏、救援工具制作、急流脱困等实用技能,并指导巡护员进行实操演练。
为改善一线巡护条件,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向两个保护区捐赠了巡护装备包,包含巡护服装、急救药箱、雨衣手电等实用物资。捐赠仪式上,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少明表示:“巡护员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他们的安全与效率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
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学雷在活动中呼吁:“保护长江生态不仅是巡护员的责任,更需要企业、公众的持续参与。”
本次活动还得到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和平精英等机构支持,吸引更多网友关注江豚保护。
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增长,达到1249头,这一成果离不开每个保护区巡护员的默默奉献。(完)
【编辑:裴春梅】